中文
中文 English 登录 热门搜索 传KKR收购大窑饮品85%股权,早前曾传闻拟赴香港上市
快速消费品精英俱乐部
2025-06-25
微信扫一扫
复制链接
资本正在寻找下一个东鹏特饮。
本文为快速消费品精英俱乐部原创,作者:小鱼儿,编辑:小山丘,转载请联系出处。
大窑汽水
图片来源:大窑汽水
北方餐馆里常见的玻璃瓶装大窑汽水,正成为国际资本竞逐的对象。
2025年6月23日,有媒体报道美国私募巨头KKR拟收购中国饮料公司大窑饮品85%股权的交易已谈判一年,尽管大窑官方仅以 不予置评 回应,这一消息仍在消费投资圈引发震动。
这并非大窑首次成为资本焦点。就在半年前的2025年1月,市场曾传出大窑筹备赴港IPO的消息,计划募资5亿美元,但公司迅速回应 暂未考虑IPO事项 ,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如今,这个靠餐饮渠道突围、年营收达数十亿元的本土饮料品牌,可能选择了一条与上市截然不同的资本化道路。
一、渠道奇袭:餐饮破局者的崛起大窑饮品并非一夜爆红。因源于旧石器时代遗址 大窑文化 而命名。1996年被现任掌舵人王庆东收购,经过十年积淀,于2006年正式推出品牌。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14年,当所有饮料品牌扎堆商超渠道时,大窑选择了一个被巨头忽视的战场 餐饮渠道。
餐饮渠道被行业公认为 易守难攻 。分散性强,需要经销商点对点开发;门店饮料柜空间有限,除去标配的可乐、雪碧和啤酒,新品牌难有立足之地。大窑却在此开辟了生存空间。
在西安市场,大窑采用 先铺货,后结款 策略,甚至在餐馆周转困难时允许延期付款,以此快速打开市场。这一战术成效显著 2023年大窑公开表示,公司7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产能布局同步推进。大窑相继在内蒙古、宁夏、辽宁、吉林、安徽、陕西及山东建立七大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超30亿元。其中陕西基地投资达12.6亿元,年产50万吨饮料,有效降低了西北地区的物流成本。
这些战略举措推动大窑完成了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企业的跨越。官网数据显示,其经销商网络已超千家,终端渠道突破百万家,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2022年,大窑甚至在西北某城市的全渠道销售额超越可口可乐,成为该地区饮料市场的领头羊。
品牌升级同步进行。2021年大窑确立 大汽水,喝大窑 的品牌口号;2022年签约演员吴京代言,并登陆央视黄金时段;2023年末启动 北商南援 计划,推动北方经销商开发华南市场。
大窑汽水
图片来源:大窑汽水
2024年,横向拓宽品类边界、纵向深挖细分场景,大窑发力 查元香 品牌无糖茶及果茶,次年推出益生元果汁汽水和白桦树汁汽水在碳酸饮料增加了功能化和天然化的卖点。
从单一品类和强力渠道崛起,强化渠道力做大蛋糕的同时,再发力功能化和场景化的多元新品类产品;巩固品牌的同时,也不忘记布局新的工厂,提升供应链掌控能力。这一切和东鹏特饮的成长道路极为相似。
东鹏特饮的成功以及给资本带来的高回报,已经让中外资本开始重点关注国内饮料赛道,而大窑这个和东鹏特饮有着极为类似的发展路径的品牌,自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而现在,这个已经谈了一年的消息被放出来,似乎可以解读为大窑有意释放某种信号,来达到抬高身价的目的。
二、资本棋局:从IPO传闻到收购的转折2025年初,当大窑否认赴港IPO传闻时,市场并未预料到半年后的股权收购大戏。当时公司明确表示: 以经营发展为主,暂未考虑IPO事项 ,并强调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这一态度与公司高层此前的资本理念一致。大窑执行董事罗云曾表示,公司不排斥与资本市场合作,但出发点 不会是去拿资金、做估值 ,而是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资源赋能。
KKR的出现恰逢其时。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KKR素有 华尔街收购之王 之称,资产管理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达到6640亿美元。其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投资履历丰富,曾投资海尔并获利超80亿元,南孚电池、蒙牛乳业、雷士照明、乖宝宠物、全亿健康等龙头企业也都是其过去投资的成功案例。
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 这笔交易谈了一年。 在美元基金普遍收缩中国投资的背景下,此云开官方网站入口app举被消费投资人视为重要风向标: 美元基金几乎没有在中国做过大型并购,这个项目或许意味着风向的转移。
选择并购而非IPO的道路,源于大窑面临的现实挑战。虽然2024年营收达数十亿元规模,但老牌汽水打造全国性品牌尚无成功先例。KKR的产业资源和管理能力,可能帮助大窑完成两个关键跃升:从餐饮渠道扩展到KA商超渠道,从区域强势品牌转型为真正的全国化品牌。从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到销售管理,大窑也急需国际化的经验和视野来全面提升。
KKR此时出手也体现了其逆向投资逻辑。公司联席CEO Scott Nuttall在财报会上直言: KKR从1976年成立至今,经历了许多周期和混乱。根据我们的经验,正是这样的时期会产生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2025年一季度,KKR新募集资本达305.40亿美元,为此次收购储备了充足弹药。
三、重构格局:中国饮料市场迎来分水岭若KKR收购85%股权的交易最终落地,将创造近年来中国饮料行业最大规模的外资并购案例之一,并深刻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国际资本正重新布局中国消费市场。KKR今年2月还出现在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潜在买家名单中,与华润集团、美团等共同竞购这家咖啡巨头的股权。
KKR同时关注高端咖啡和大众汽水赛道,显示其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多维看好。不过与大窑的控股型收购不同,星巴克中国可能更倾向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估值约10亿美元。
对大窑而言,资本赋能将加速其全国化进程中的短板突破。尽管已建立七大生产基地,但渠道专家徐雄俊指出: 全国化的扩张需要把工厂快速布局到长江以南,这样才有更大竞争力。
KKR的产业资源可能帮助大窑解决这一难题。其投资模式的核心是 跟着中国产业发展阶段去投资 ,曾成功运作中粮肉食、雷士照明等项目。
大窑汽水
图片来源:大窑汽水
中国饮料市场的竞争逻辑正在改变。大窑通过高利润空间构建渠道优势 经销商利润率比竞品高出5-10个百分点。据财中社报道,在北京餐饮终端,一瓶520ml的大窑嘉宾售价约8-9元,而根据公开资料,大窑北京市场相关负责人6月中旬透露,在北京市场,大窑向终端渠道的供货价为38元一箱,12瓶x520ml装,单价才不到3.2元,换句话说,各级渠道和终端商每卖一瓶大窑,毛利润累计就能达到约5元。
这种模式直接挑战了 两乐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霸主地位。但全国化扩张需要更系统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重塑能力,这正是KKR可能提供的价值。
对行业而言,此次并购将开启新一轮洗牌。本土饮料品牌与国际巨头的对抗将进入资本化、规模化新阶段。同时,国际私募大举投资中国消费领域,也预示着资本对中国消费复苏的长期看好。
KKR的股权收购,其意义远不止于财务投资。控股85%的股权结构,意味着KKR将深度参与大窑未来的战略制定与运营管理,为其从区域性餐饮王者迈向全国性综合饮料巨头提供关键助力。这笔交易,无疑为大窑的 全国化 与 全渠道化 战略按下了加速键。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KKR对大窑的控股型收购,标志着国际资本对中国本土消费品牌价值的深度认可和参与模式的升级 从财务投资走向深度运营整合。这或将激励更多国际资本重新评估中国消费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寻找那些拥有独特渠道壁垒、品牌基因和增长潜力的 隐形冠军 。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际资本的深度介入,中国饮料行业的竞争维度,已然被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本文封面图来源:大窑汽水
提示:
*本文为(ID:FMCG-CLUB)原创,不代表FoodTalks立场,转载请联系出处。
*资讯投稿与商务合作,请查看 ,并联系Bobo。
*如遇二维码失效无法加群,请联系工作人员Lemon(微信号:FBIF_Lemon)。
关注公众号点击获取更多
微信扫一扫
益生元汽水赛道迎来爆发临界点?
刚刚,国货汽水品牌大窑饮品被传计划赴港上市,随后企业紧急回应……
相关人员表示公司没有收购大窑汽水的计划。
搅动饮料市场后,国产汽水“样本”大窑想用五年时间布局全国市场。
获取更多食品资讯与供需信息!